前言
2025年二月份,山东临沂一位老板娘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,更新了一则生活视频。
视频中,她展示了一个食材相当生僻的“补汤”,食材由12种昆虫外加几只“蛤蟆”组成,做成后汤色呈现奶白色,配上一大把翠绿的香菜,看起来十分有食欲。
谁能想到,就这么一则视频,却在一个月后成为压死她饭店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当时老板娘店铺没开门,正在几百里外的娘家探亲,却在五月初突然收到当地有关部门通知,称她涉嫌使用野生动物做食材,并且这碗汤还有“做广告”的嫌疑,将面临巨额罚款。
展开剩余87%老板娘好声好气的询问告知对方,自己所使用的食材全都是合法合规的,所谓的“蛤蟆”其实就是市场买的牛蛙,当地土话习惯叫蛤蟆而已,并不是真正的“中华蟾蜍”。
并且询问对方能不能稍等两天,自己回去后当面接受一切调查。
可令她没想到的是,等到她再回店里,打开关了几天的店门,发现居然有人从门缝里给自己塞了一张“罚款告知书”。
上面不仅写明她使用违法食材,还说她拒绝调查,并且涉嫌在网上“违法打广告”,最终罚款45万,看到这个数字,老板娘感觉天都要塌了,自己就算把店卖了都不一定值45万。
因为她的门店真的不大,总共也就3张桌子,平常主要做的就是熟客生意,和亲戚搭伙挣点生活费。
但是想到来帮忙的亲戚,老板娘突然意识到,这件事很有可能还和对方有关,近期亲戚家有一处地方涉及拆迁,但是因为价位没谈妥,所以被拒绝。
曾有人过来要求老板娘帮忙“做作亲戚的思想工作”,可再怎么亲也到底是两家人了,最终老板娘这边也没有什么进展。
想到这里,她不由的怀疑, 自己很有可能是被牵连的,于是便整理复议材料上交有关部门,希望对方能够撤销这45万的天价罚款。
不过材料递交后,令老板娘费解的一幕发生了。
虽然有人口头上辗转告知她这45万已经撤销,但和当初宁愿挤门缝都要把罚款单塞进她店里的行为不同,整整3个月过去,她始终没有收到书面形式的“撤销罚款回执单”。
在惴惴不安的高压下度过三个月,老板娘觉得自己现在是什么菜都不敢做了,最终饭店被迫倒闭,悲痛之下,她选择将此事曝光,瞬间引发了无数热议。
而刚刚请了刀郎到临沂唱歌的文旅局,更是天都塌了。
7月14日,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终于送来了老板娘想要的东西,一张45万天价罚款的撤销单,可当老板娘翻阅的时候,突然发现,上面的打印时间居然是“5月12日。”
也就是说,在她第一次复议的时候,这张罚单就已经被撤销的,但不知道是处于谁的“小心思”。总之对下一直没送到老板娘手上。
这让老板娘的委屈又上了一个层级, 自己这两三个月战战兢兢的日子,到底凭什么啊?
抱着愤慨的心情,她拒绝在这张撤销单上签字,并且要求给出当初罚款45万的凭据,事情算是彻底闹大了。
但这不好吗?
事实证明,对于老百姓来说,老板娘的行为和勇气,值得每一个正常生活、经营的人点赞。
根据最新通知,当地官方针对这件事进行了“提级调查”,要知道上一个提级调查的,还是天水幼儿园孩子集体血铅中毒事件。
最终经过官方判定,仅凭一则三个月前的视频,就对饭店判决45万的罚款,并且没有在当事人提出听证的时候按程序行事,涉事5人被停职!
可以说直到这里,这件闹得沸沸扬扬的 “45万天价罚款又撤销”事件,才算彻底解决,而人民日报对其的点评,短短17个字,更是说到群众心坎里。
针对这件事,人民日报首先肯定了当地追责追查的态度,随后给出了 “处罚需证据、执法重程序、执法者不可任性”的17字点评。
想要服众、想要带动当地经商环境和谐发展,公平公正的的处理方式,才是重中之重,让每一次执法都经得起推敲、禁得住审视,相信当地不管起商业还是文旅,都能更上一层楼。
人民日报的点评,受到了大部分网友的肯定和支持,希望这件事儿过后,老板娘的饭店能够继续正常开业。
虽然她的菜品明显小众,但世界本就是多样的, 在规则之内给予民众最大的包容和发展,百花齐放将近在眼前。
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进行讨论,期待独到见解。
信源:
信源:
发布于:重庆市美港通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